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古语有云“天下之本在家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;有什么样的家教,就有什么样的人;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那么,我家,普通的工人家庭有怎样的家风呢?

无论环境怎样,自己心里的尺子,才是最终的坚持。
一天,爸妈刚进家门,妈妈抱怨:咱们逢年过节就去看望他们,心里想着人家,可到他们家,连一口水都喝不上,赶紧让我多喝两杯。爸爸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在人家回礼时,忙活着沏茶、削水果,递到客人手里去招待他们。我私下问过爸爸,为什么他们那样对你,你还要如此热情?爸爸拍拍我的手背,说,做好自己该做的,明知不好,如果我们照样还回去,那我们自己就成了没礼貌的人。那时我六七岁。

无论事情大小,规矩就是规矩,做事情的遵循。
一天,爸妈陪我玩纸牌,过程中,我为了让自己赢,提出改变一下游戏规则,妈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,给爸爸使眼色,爸爸可不愿意了,跟我讲明,游戏规则是给所有玩家规定的,玩之前说明那是公平,你在游戏过程中随意改规则,其一,你没有制定规则的权限,其二,如果你制定的规则有利于你,我是不是也可以制定一个有利于我的,那这游戏还能继续下去吗?其三,规则只有大家都遵守,才能各行其道,就像公路上的汽车,想怎么拐就怎么拐,是不是会酿成事故呀?在一通说教后,我也有些惭愧,爸爸拍拍我的手背,说,我看你明白了,我和你妈妈都是守规矩的人,工作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。那时我十四五岁。

无论责任轻重,是自己的,就得扛下来。
一天,爸爸送我离开宝鸡去往外地求学,去火车站的路上,我依然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,靠着他的背,聊着这次回学校就要发奖学金了,不用给我生活费啦!爸爸停下自行车,塞给我几百元,拍了拍我的手背说,这是我的责任。我知道下岗职工家里每年为我筹学费花了多大功夫,我知道爸妈省吃俭用累积了多少辛酸,我也知道一句责任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。那时我二十一岁。
父亲得脑溢血病危的前一天,不吃不喝不能言语的他,在我揉搓着他的手时,他依然像从前一样,拍了拍我的手背……

无论自己怎样,也不给别人添麻烦,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。
这次,如同昨日。妈妈因急性腹痛住院,病床上的第四天她坐立不安,反复念叨着,我要出院。我问她还疼吗?她说:“不要紧,我回家也能挂针,我把开的针拿社区医院去挂。”可那又何必呢?“你快回去上你的班,在这好几天了,你耽误的工作还得加班加点完成呢!回去吧,这就办出院。”我依然表现的很不放心。妈妈像爸爸一样,拍了拍我的手背接着说:“我每天给你打电话汇报挂针情况!”无论如何,当天把我从医院“赶”走了。这一年我三十岁。
家风如春雨,润物细无声。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,有循循善诱的说教;有以身作则的示范;有严厉的鞭策和督促,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平凡却温暖有力量。爸妈没跟我讲过什么大道理,却用言传身教,滋润着我,我将像他们一样,把一切美好教给我四岁的孩子。(作者:区纪委组织部 王建美)